最初知道乐山大佛,源于刘晓庆主演的电影《神秘的大佛》。这部电影拍于八十年代,但我看到的时候应该是九十年代了,那时正读初中,第一次看到这电影就被迷住了——我喜欢刘晓庆演的侠女角色,也喜欢那些武打的场面,当然更吸引我的,还是影片中那尊“神秘的大佛”。
2016年9月10日,因缘殊胜,我有机会来到了四川,来到了乐山,当然就不可能再放过去看乐山大佛的机会了。
下午三点多,当“佛缘之路”小分队在凌云寺完成了拜访寺院的工作后,领队董老师就带着我们直奔乐山大佛景区。
随着脚步的越发接近,我的心情也越发地激动——心心念念二十多年,终于要得偿所愿了!
远远地,就看到人潮拥挤。董老师说,乐山大佛到了。到了?听了这话,我立马狂奔过去,钻过层层人墙,终于看到了这尊在电影里看到过的大佛实物!
好高好大啊!这是我的第一感觉,这感觉比电影里来得震撼。我所站的位置与大佛的耳朵顶部位置差不多,往下望去,还真有点恐高的怵感。
乐山大佛的头顶与山齐高,足踏大江,双手抚膝,大佛体态匀称,神态肃穆,依山凿成,临江危坐。大佛通高71米,头高14.7米,头宽10米,发髻1021个,耳长7米,鼻长5.6米,眉长5.6米,嘴巴和眼长3.3米,颈高3米,肩宽24米,手指长8.3米,从膝盖到脚背28米,脚背宽8.5米,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。
如此高大的佛像,不愧为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。据说,修这尊大佛就用了九十年,从唐代开元元年(713年)开凿,一直到贞元十九年(803年)才完成。
在工业不发达的古代,开凿全靠手工,难度可想而知。那么,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劳师动众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来开凿一尊大佛呢?这里面有这么一段历史呢。
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,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,水势相当的凶猛,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。每当夏汛,江水直捣山壁,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。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,普渡众生,于是发起并招集人力、物力修凿大佛。
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(公元713年)开始动工,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,海通和尚就圆寂了。海通圆寂后,工程一度中断。多年后,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,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。由于工程浩大,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,使工程进展迅速。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,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,工程再次停工。四十年后,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。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,才最终得以完成。
九十年!三代人的努力!想想这些,真的让人感慨又心生敬意——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,真的不是靠一人之力就能行的!而在这样的工程中,又有多少人牺牲了自我?这些,谁也不知道。我们知道的,只是面前这尊庄严肃穆的大佛已经在这三江口安坐了一千二百多年。
乐山大佛镇守三江,庇佑着乐山人民。其实,“乐山大佛”是后人对这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大佛的通称。经过考证,乐山大佛的官方名称全称应该叫: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。
支持“佛缘之路”,
随喜分享,功德无量,
精进修行,早证菩提,
感恩您的分享和转载,
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!
关于“佛缘之路”详情可百度“佛缘之路”或关注微信公众号“佛缘之路”及订阅号“佛源之路”进一步了解。